1 岁的锦鸡已有求偶的行为和繁殖能力,每年 4~7 月份是繁殖 季节。人工繁殖锦鸡时,种公鸡应选择 2 岁左右,羽色艳丽、鸣叫频 频的个体。母鸡 1 岁后可配种繁殖,应选择发育正常的个体留作种母
鸡,一般-只公鸡配 2~3 只母鸡。锦鸡在繁殖季节里,每窝产蛋 5~ 9 枚后,便自行营巢孵化。每年可产蛋 1~2 窝,人工饲养条件好则 可多产蛋。2.孵化。
鸡已具有繁殖能力,此时最好将公母隔离饲养。90 日龄的雄鸡羽毛 已发生变化,枕部长出翎,很容易与雌鸟区别。3.种用锦鸡的饲养管 理。饲养种鸡的饲料以巿售种鸡饲料为主,但在繁殖前期和繁殖期应 多给油脂性饲料和动物性食物,如花生、葵花籽、面包虫、蝗虫等, 要特别注意供给充足的青绿饲料。在繁殖季节笼舍内放置巢箱或在笼 舍栖屋设置人工巢窝,每天傍晚检查产蛋情况,发现蛋要及时取出。
锦鸡的孵化期为 22~24 天。孵化可用家鸡代孵或用电热孵化器 孵化。每只家鸡孵蛋 15~20 枚,不可太多。将消毒处理的种蛋用干 净布揩净,便可入孵。入孵后,5~7 天检查照蛋一次,挑出未受精 蛋。第 2 次照蛋在孵化 14 天时进行,以挑出死胚胎的蛋。孵化至 21~ 22 天时,可用 40 摄氏度的温水浴蛋一次。蛋放入水中,左右摆动的 是胚胎发育良好的蛋,死胚胎不会摆动。使用电热孵化器孵化时,温 度应控制在 38 摄氏度~38.5 摄氏度,湿度保持在 65%~70 %,温、 湿度过高过低均对孵化不利。
红腹锦鸡的分布只限于我国中部和中西部地区。野生锦鸡具有林 栖性,生活在海拔数百米至 4000 米常绿阔叶林或灌木丛竹林内。食 物以植物为主。如草籽、蕨类、灌木的嫩芽、花和浆果,喜食野樱桃、 马耳蕨、悬钩子等。繁殖期喜食昆虫的幼虫,有时也取食农作物。平 时单独或成对活 动,冬季常 10~20 只结群活动,除孵卵和育雏的雌 鸡外,锦鸡夜间均在树上栖息。
笼舍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比较常用的有双列式和单列式 笼舍。单列式笼舍适合中、小规模饲养,双列式笼舍适合大规模饲养。 无论哪种笼舍,其宽度应小于长度,长宽比以 5∶1 或 4∶1 为好,这 种形式的笼舍使饲养的锦鸡有较长的运动距离。养-对锦鸡或-雄几 雌锦鸡的笼舍以面积 8~10 平方米,高度 2 米比较适宜。每间笼舍由 栖屋和运动场组成,栖屋面积为 1~2 平方米,位于笼舍的一端供锦 鸡夜间栖息及平时躲避风雨之用。笼舍内其余部分为运动场,是锦鸡 取食、嬉戏的场所。
2.育成阶段锦鸡的饲养。60 日龄后的锦鸡,羽色与成年雌鸡相 似,仅个体略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较雏鸡显 著增强,此时应转入笼舍内饲养。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笼舍养 2~3 只为宜。笼舍内可适当增设栖木、水槽和食槽,以保证每只鸡都能吃 食和饮水。青年锦鸡的饲料以巿售鸡饲料为主,酌情喂给适量的碎花 生米、面包虫和青饲料。由雏鸡饲料转换为青年鸡饲料时,精料应逐 步减少。-周岁的雄性锦鸡可完全用巿售鸡饲料喂养。-周岁的雌锦
红腹锦鸡原是驰名世界的观赏珍禽,俗名金鸡。近年刚开始发展 养殖。专家提议将红腹锦鸡定为国鸟,在 2008 年 03 月 03 日举行的 《中国鸟》邮票首发式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副理事长孙悦华 透露,作为中国稀有特种鸟类,红腹锦鸡将有望当选为国鸟。“目前 全世界已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确定了自已的国鸟。中国作为世界大 国,应尽早确定自已的国鸟。”
1.雏锦鸡的养育。育雏室外面应铺上细沙或铡短的稻草、秸秆。 雏锦鸡移入育雏室前,育雏室外和用具均需消毒。育雏 室喷酒 0.5% 的新洁尔灭溶液,饲具及用具用 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洗刷。育 雏室同时移入多窝雏锦鸡时,可将育雏室用纸板分隔为数间,每间放
一窝,机孵的雏锦鸡与母鸡代孵的不可混放,否则,代孵鸡能够认出 不是自已孵化的小鸡。用电热孵化器孵出的锦鸡幼雏或野外搜集的雏 鸡,需用人工育雏箱饲养。箱底铺细沙或短草,并放置食槽和水槽。 箱壁装上 1~2 支温度计,顶部安装小块玻璃作观察窗。雏鸡 1~3 日 龄时,箱温 32 摄氏度。4~7 日龄为 30 摄氏度。8~12 日龄为 28 摄 氏度。13~20 日龄为 25 摄氏度。20 日龄后,可在正常室温条件下饲 养。雏锦鸡的饲料,最初几天采用熟蛋黄和面包虫,每日喂食 5~6 次,每次喂量不宜太多。3 日龄后,酌情加喂土霉素 5%~10%葡萄 糖水溶液,防止感染肠道疾病。7 日龄后,可按巿售小鸡饲料 40%、 熟蛋黄 25%、面包虫 25%、青绿饲料 10%的比例喂给。30~60 日 龄可按巿售小鸡饲料 50%,熟蛋黄 10%、面包虫 10%,花生粉和黄 豆粉各 5%、青绿饲料 20%的比例配制投喂。60 日龄后,按青年鸡 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