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华谊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5-06 16:47   

  首页、(华谊注册)、首页传统农牧区通常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比重大,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居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也是加大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传统农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畜牧业产业关联度强,抗御自然灾害的素质强,传统农牧区要以发展草原畜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培育符合地区实际、体现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应着眼于整合放大产业优势。传统农牧区种植业多属于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弱质低效。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稳步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订单农业的同时,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格局。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压缩旱作农业的规模,把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还林还草,将劣质的耕地资源转变为发展畜牧业的优质资源,优先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与加工,立草为业,满足畜牧业加快发展对优质饲草饲料的需求。充分利用农区的荒山、荒坡等资源,加以改造植树种草,扶持广大农户发展畜禽饲养业。要建立畜牧业与农业种植业的良性循环,鼓励生产者把畜禽代谢废物转化为发展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有机肥料,做到农牧互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补贴资金,引导、支持广大农牧民和企业等其它经营主体扩大养畜规模,提高畜牧业总量。要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和市场导向,合理调整畜群结构,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饲养,因地制宜发展奶牛养殖、肉牛快速育肥、肉羊短期育肥,建设奶业大市、肉类生产基地。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上沿袭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基本保障,初级农畜产品供应季节性明显。这种依赖资源消耗进行数量扩张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按照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施农牧业集中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要以农牧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和切入点,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在传统农牧区,遵循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园区化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广大农村牧区,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建设集约型的奶牛小区、专业化育肥小区,提高畜禽饲养规模,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供应,吸引加工企业入驻,并做大做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投资主导,农牧民和其它经营主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础建设,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改变传统畜禽因陋就简的散养方式,发展建设养畜,扶持饲养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圈舍,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以牲畜“种子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牲畜良种化,提高畜群质量。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宝贵自然资源,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充分发挥和挖掘天然草场生产力,恢复草原生态。要依托农牧业科研单位和院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强大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农牧业科技研发、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支撑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牧业经济真正转入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

  传统农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畜产品多以初级原料或粗加工形态流入市场,农牧业的比较效益低,农牧民常面临产品卖难的困扰,收入增长缓慢。要跳出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维定式,以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促进农牧业长足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要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反哺农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成长性较好的重点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能力。围绕乳、肉等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加工企业,提高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千方百计启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以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要积极鼓励、支持市内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壮大加工群体。加大对农畜产品加工业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要适应农业国际化的新趋势,发展以牛羊肉、果蔬等出口创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牧业经济的外向度。

  传统农牧业生产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主,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导致生产上的盲目性,生产与加工相互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牧业现代组织形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根据农牧区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种养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旗市,变千家万户松散无序的小生产为有组织的集约化大生产。通过发展种养业的专业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定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农牧区农畜产品“少而全”为“精而优”,实现批量规模化,全面提高种养业的整体水平,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农牧民生产与经营从分散走向联合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农牧区要大力扶持农牧民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化中介组织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衔接企业和农牧户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采取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牧区广大科技人员、种养能手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把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广泛发展生产与经营上的合作,提高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农牧民适应大市场的能力。

  农牧业是从事自然生产与经营的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农牧民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扶持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分配新机制,降低农牧业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各类中介组织要在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使农牧业生产经营高效顺畅。

  传统农牧区工业“三废”污染较少,农业受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污染相对较轻,生态环境整体优良,在当今绿色消费形成时尚的背景下,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农牧区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优势,打“生态”和“绿色”品牌,生产和开发品质优良的无污染安全、营养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要加快农畜产品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农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品质标准、投入品标准和基础技术标准,不断改进和优化认定和认证水平。在生产环节,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修订力度。以生产示范园和示范户为载体以实现优质优价为前提以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加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实施农畜产品生产全过程控制,保证农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抓好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带、龙头企业、出口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扩散度和辐射面,开发大规模、整建制的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由于加工企业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传统农牧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缺少有较强影响力的名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档次低。要以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精深加工、创优质品牌为目标,重点抓好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要加快农畜产品采收、加工、包装、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要整合加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优势,打造形成地区统一的知名品牌。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努力开发新产品,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农产畜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品种和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科技产量。

  要以实现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快市场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吸引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渠道投入建设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专卖店。支持龙头企业在消费地区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店、专区、专柜,不断提高主打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信誉度。工商、交通、农业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建立并开通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跨地区营售运输的“绿色通道”,抓好系列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政府有关部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积极组织加工、流通等企业参加农产品、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重大商贸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订货会,全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增设专栏或辟建专门网站,经营好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网上销售。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阶段,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原始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指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前的农业活动。原始农业从单纯获取天然食物逐渐转变到有目的地种植、养殖已获的动植物,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称为“刀耕火种”,完全靠天吃饭,产量低,只能提供维持生存需要的食物。

  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比原始农业有很大提高。在已有的技术条件下,要素配置已经达到了最优状态,但传统农业生产率低,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之中。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这个阶段。

  现代农业。是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发达国家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60-70年代基本完成。

  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在我国,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逐步深化。最初,农业现代化就被理解为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四化”。80年代,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增加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内容。90年代,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第一,从广义理解农业现代化。狭义的农业现代化指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广义的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部门现代化,还包括支撑、制约农业部门发展的社会经济内容。第二,农业现代化既是一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加快这一转变过程所采取的种种政策措施的总和。第三,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具有以下要点:第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第二,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第三,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第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第五,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第六,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五大提出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于我国农业来讲也要经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首先,在行政区域上,绝大多数地区实现了相应的标准,而不是所有地区。其次,在达标的数量上,主要指标达到了,而不是全部指标达到。第三,在达标的程度上,不是达到了某个确定的值,而是在一定的区间或范围内。

  2000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出一个指导全国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随后,其他研究机构和部分省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但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达到现代化的“临界点”,具备了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但距离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一定差距。

  内蒙古作为我国农牧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牧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区的农牧业经济,无论在速度上、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与世界现代农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属于欠发达状态,我区的农牧业现代化建设道路任重道远。

  2010年,我区城镇化率达到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但是我区实际城镇化率可能不到50%,仍一半以上的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牧区。

  全区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仅有6000多个,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农牧户仅为6万户,占总农户的不足2%,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力较弱,规模化水平不高,致使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内蒙古农村牧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35岁以下年轻劳动力几乎都进城打工,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大部分劳动者年龄在35岁以上,甚至有的达到45岁以上。这些农牧民学历几乎半文盲状态、思想观念滞后、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培训的难度较大,这正是内蒙古培养新型农牧民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

  我区农牧业产值中种植业占48.8%,仍位居首位,畜牧业、林业、渔业比例相对低。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占有很大的比重,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规模比较小,从而无法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我区农牧业整体上属于低投入,粗经营的雨养农牧业,从而导致农畜产品产量低、品质差,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使市场竞争力打了折扣。

  目前,我区绝大部分农牧业生产仍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因而使我区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非常低。并且因农村牧区人口多、转移难、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高等客观原因,短期内我区农牧业难以形成高度规模经济。

  2010年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国家70%以上的水平。目前,对分散经营的农牧户提供科技服务难度较大,因而农牧业科技服务更多倾向于农垦地区的粮油高产园区的工程项目区,使农牧业技术推广只能在点上开花,与实现大面积均衡推广的差距较大。

  由于农牧业投入不足,机制不活,体制不顺,很多农牧业单位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境地,使很多工作不能开展或不能到位,如种子、农药、肥料执法工作没有经费保障,新品种试验、展示、审认定经费、测土施肥工作经费、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经费和各项技术推广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已成为农牧业科技推广中的最薄弱环节,严重影响着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

  良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关键。畜牧生产力的突破和跨越,总是以良种革命为先导。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各种因素对促进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中,品种改良(遗传育种)占40%,在各种因素中居第一位。以肉牛为例,现在内蒙古出栏肉牛个体平均胴体重为150kg左右,比世界平均胴体重低约50kg;与以草地养牛为主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低100kg以上,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全区人均水资源量2285m3,略高于全国人均水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548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资源“东多西少”,呼伦贝尔、兴安盟占67%,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区83%。呼包鄂地区自产水资源量只占全区8.86%,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从行业用水情况来看,全区农业(含林牧渔业)用水为140.32亿m3,占总用水量的79.8%,工业用水为20.46亿m3,占总用水量的11.7%,城镇公共用水量为2.29亿m3,占总用水量的1.3%,生活用水量为6.2亿m3,占总用水量的3.5%,生态用水量为6.5亿m3,占总用水量的3.7%。

  由此可见,我区存在区域型工程型缺水并存的问题,同时农业用水比例过高,行业用水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

  我区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利用类型多样,人均占有量高,作为国家重要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外输大省,为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作出较大的贡献。但受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影响,低质量耕地所占比重较高,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较重,土壤供水供肥能力较低,致使现有耕地中仍以旱耕地为主,耕地自然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均处于全国等别系列中的中下等,产量低而不稳。

  全区80%的草原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区,非常脆弱。由于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的长期交叉影响,草原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沙化退化的趋势。内蒙古全区6359万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中的3867万公顷沙化、退化,约占60%。其中,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分别沙化、退化23%和41%,鄂尔多斯草原沙化、退化68%以上。虽然,西部大开发以来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总体恶化趋缓、重点治理区明显好转”的成效,但是,持续退化的总体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民生产业,没有农牧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加快农牧业现代化的建设。

  首先,加大农村牧区力度。目前,国家正在推进新一轮,有人称之为“第三次”,将对我国土地经营制度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本次中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是一大亮点。改革开放以来,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土地承包期延长到15年,1993年中共中央11号文件又提出土地承包15年到期后再延长到30年。现在顺应农民的期盼,提出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对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意义非常重大。其次,有效推进农村牧区土地流转。“小而散”的小农经济已经严重影响农牧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和严格尊重农牧民的土地、草牧场使用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引导农村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一,确立农牧民的主体地位。农牧民是农村牧区真正的主人,是农牧业生产的主体。目前,有些干部或专家学者到了农村牧区就指手画脚,使农牧民处于被动地位,丧失了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农牧民作为现代化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农牧民首先必须现代化。农牧民现代化的本质上是把农牧民怎样从传统人变为现代人的过程,是包括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第二, 加强农村牧区教育体系建设。继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快发展15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引导农村牧区教育与市场化接轨。第三,发展农村牧区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把农村牧区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打造特色的农牧民文化,加速开发农村牧区的人力资源,从根本上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加强文化功能对农牧民的嵌入,强化农牧民的文化能力,塑造农牧民的现代性,以适应农村牧区现代化的需要。

  第一,继续推进生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保护与建设中需要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紧密合作和协调推动。今后,我区在生态保护中应加强部门合作与资金整合,以自然地貌、流域等作为单元,推进生态综合治理,提高保护与建设效率。第二,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尽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与管理、保护与建设、资金投入与收益的方针、政策进行统一协调,进一步完善和科学确定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对象,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补偿机制。第三,建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生态是公共产品,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投入,但是完全靠政策投入对国家特别是各级地方财政压力很大,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因此,坚持“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或政策鼓励、适度补偿等措施,使更多的企业与社会团体、个人进入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域,建立多元投融资渠道。

  第一,加快科技实验、示范,并提高推广速度。着力建立一批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依靠科技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实验区和示范区。大力加强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牧民自觉接受和运用科技的积极性,并逐步形成科技推广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第二,优先推进重点领域的科技推广。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品种,推动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畜产品加工技术,大力提高农牧业后续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开发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农牧业高新科技产业化。第三,发展国际先进农牧业技术,努力提高农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第一,继续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实施联合、兼并、重组,大范围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优势龙头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以更广的范围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第二,加快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成本优势,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牧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第三,提高农牧民组织化水平。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提升农牧业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

  机械化是农业的出路。目前,我区农牧业机械化水平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提高了很多,但是与先进国家比较还差距很大。现阶段我们应把机械化作为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着急需、可能、合理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走有选择性的、有步骤的农牧业机械化。

  近年来,萧县紧紧围绕畜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的重点来抓,实现了畜产品质量的显著提高和畜牧业的快速增长,增强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现阶段萧县的畜牧业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关键时期。面对疫病防治、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重重压力,如何找准畜牧业发展方向,合理定位,并找出正确的对策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发达程度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将得到充分体现。

  农业部早在2004年就把现代畜牧业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二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可控制性强;三是技术密集、工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四是饲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商品化程度高,产品竞争力强。对我县现代畜牧业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从我县情况看,在现代畜牧业建设进程中需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坚持数量和质量统一,饲养量增加的同时注重畜产品质量提高;二是注重畜牧业的特殊性,遵循畜牧业特有的规律,科学指导实际工作;三是拓展畜牧业功能,进一步挖掘经济、文化、生态功能,要以畜牧业为中心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造福人类。

  萧县地处淮北平原北部,总面积1 885km2,总人口131万,其中农业人口121万,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是典型的农业大县。2006年底,全县畜牧业总产值15.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2%。

  全县现有省级畜牧龙头企业1家,市级畜牧龙头企业2家,规模养殖场(户)1 850个,各类养殖协会100多个。

  一是区域化布局较为明显。东南山区养羊量占全县饲养总量40%;中西部乡镇猪和禽类养殖较为集中,占总量的55%;西部乡镇由于受青龙集皮毛市场的影响,毛用、皮用或皮肉兼用的兔子等毛皮动物养殖较为集中,占全县饲养总量的50%。二是畜禽良种优势明显。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进入高潮,良种普及率85%以上,畜牧科技贡献率45%以上。三是规模化经营已起步。千家万户的零散养殖向规模化发展,以各类养殖协会为龙头集团化发展,养殖航母正在壮大,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日益加强。四是饲料兽药等畜牧业相关产业发达。全县现有饲料生产厂家5个,年生产销售饲料7万吨,产值近亿元;全县有兽药经营户2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五是环保意识正在加强。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公害备受关注,通过沼气项目的实施,全县2 000余个养殖场建起沼气池,畜牧业废弃物处理更加科学。

  一是养殖的规模和集约化水平有待提高,畜禽散养仍占相当比例,技术条件差、防疫意识薄弱。二是组织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养殖协会多为松散型,凝聚力不强、运作不规范、服务水平欠佳。三是企业龙头不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四是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能力差。五是土地和资金瓶颈制约明显。六是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七是动物防疫基础薄弱,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较多,畅销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确保畜产品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现代畜牧业支撑保护体系建设,深化结构调整,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努力实现萧县畜牧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到2010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45%以上;人均畜牧业收入1 500元以上;畜牧业良种覆盖率90%以上;动物及产品优质率80%以上;培育3~5个产业关联大、技术装备水品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创立名牌5~8个;建成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向现代畜牧业的跨越。

  畜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县乡政府要站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严格按照“十一五”规划,尽快制定和落实关于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畜牧业。积极调整用地规划,预留养殖用地,全面贯彻落实《畜牧法》的相关规定。强化环保型畜牧业发展,通过扶持养殖小区建设,配套环保设施,积极推广“猪(禽)―沼―粮”的生产模式,使畜牧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加快畜牧业主体培育,通过对龙头企业和养殖协会的规范化管理,推进畜牧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积极引导绿色无公害认证,争创名牌。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部资金投入萧县畜牧业及加工业。加大县乡财政投入,重点做好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强化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疫病、药残检测设施建设,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

  目前,萧县畜牧业散养比重大,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空间大,要加快养殖小区和无公害化畜禽生产基地建设,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理想选择。在养殖小区和基地建设的同时,配套动物防疫力量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实现良好的综合效益。

  加快对畜牧业标准的宣传,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经常化的检查督促,促使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自觉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确保畜产品安全。

  各类畜牧业生产者都要建立和完善养殖档案记录,严格标示使用和管理,积极推行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畜牧业投入品的质量管理,杜绝危禁品的投入和使用,强化质量检测。积极引导生产者崇尚无害化和绿色生产。

  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综合防治和完善应急机制两手抓,健全各县防疫制度,强化检疫监督,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保障畜牧业安全。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农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畜牧业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牧民收入实现“十二连快”;草原生态明显改善、农畜产品加工业成为自治区第三大支柱产业、农畜产品输出工程迈出新步伐,我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农牧业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大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开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新局面,为全区实现“四化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基固本、加力助跑。

  创新是引领农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应对当前农牧业问题挑战的必然选择。当前,农牧业发展面临新旧动力转换问题,摆脱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透支资源环境的发展方式,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新动力,出路在于创新。面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增产增收政策效应衰减、操作空间收窄的现实,开辟新的政策红利,迫切需要创新。应对日益加重的农牧业兼业化、农牧民老龄化,解决好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必须依靠创新。

  一是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基础,以提高农牧业竞争力为导向、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充分释放规模化经营和规模化服务的潜力。一要稳妥推进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土地草牧场入股、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要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和草原确权承包。重点在具备条件的地区以盟市或旗县为单位进行整盟市、整旗县推进,2016年部署推进面积5500万亩;在10个试点旗县之外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推开草原确权承包,力争年底基本完成。三要推进农垦改革,研究制定我区农垦改革的具体措施,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产业升级,把农垦建设成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四要推进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和集体资产股权台账制度。

  二是创新科技等现代农牧业要素支撑体系。加快培养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重点加强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等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科技服务模式、“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推广服务机制,扩大田间学校的数量和范围,推进农牧业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的转化运用。将农牧民的现代化作为农牧业科技创新的载体,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2016年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1万人。

  只有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当前我区农牧业面临的不均衡、不全面现状,才能解决农牧业供给侧暴露出来的供给不对路、供需不平衡问题。

  一是调整优化种养结构。要在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抓住国家“粮改饲”和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有力契机,重点构建农牧有机结合、种养循环、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种养结构。一要积极调整玉米种植结构。2016年力争压缩籽粒玉米种植面积200万亩,引导籽粒玉米向粮草轮作、粮改饲和玉米整株青贮转变,逐步改变玉米“一粮独大”的种植结构。二要实施“稳羊增牛”战略。调整草食家畜养殖结构,逐步改善“一羊独大”的现状,引导形成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新型产业结构,推动粮饲统筹、农牧结合。三要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发展设施蔬菜既是拓展农业功能的需要,也是调整种植结构的需要,还是发展避灾农业的需要,更是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蔬菜供应的需要。2016年要加强设施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工厂化育苗和品牌化建设,力争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以上。

  二是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把农牧业产业化作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主要抓手,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形成规模种养、就地加工、产销衔接、生产生活交叉渗透的统一整体。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启动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加工型农牧业龙头企业向一、三产业拓展,发展集生产、生态、旅游、休闲、科教为一体的农牧业产业经济,实现全产业链增值;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经营,鼓励各地充分挖掘农牧业生态、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庭院经济等资源,发展休闲农牧业。

  绿色发展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生态问题;既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具体路径,更是解决目前农牧业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关键。

  一是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保障农畜产品充足、安全供应的职能部门,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对自身的要求,更是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负责任态度。要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双管齐下。“产出来”,主要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打好农牧业面源污染攻坚战,推进农牧业标准化,建设一大批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出来”,主要是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实行严格的农牧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和监管制度,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守护好草原生态。作为肩负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要部门,要充分认识草原对发展畜牧业、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和增加牧民收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重点建设、重点保护。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认真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高产优质苜蓿示范项目、牧区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示范工程等重大环境保护工作,为全区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环境保障。

  一是转变农牧业发展思路。面对我区农畜产品与市场消费脱节、优质不优价的新矛盾,要及时调整农牧业发展思路,从抓产量转变到抓质量和效益上来,跳出农牧业抓农牧业,站在市场的角度,全力实施“农畜产品输出工程”,通过抓输出和销售渠道建设,经由市场的反馈来检验和审视生产和加工,看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是否实现了产销无缝对接。通过抓输出的终端环节,形成倒逼机制,来带动加工、引导生产,逐步形成产销对路、供需平衡的农畜产品科学化供需体系。

  二是深入实施绿色农畜产品输出战略。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基本构建起了“区内博览会+区外展销会+绿色农畜产品精品馆”“电商平台+展示直销中心+零售体验店”的长期短期展销、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输出模式。2016年要办好第四届绿博会;完善北京、上海精品馆的宣传展示功能,选择1-2个一线城市新建精品馆,鼓励盟市在二、三线城市运营精品馆;继续在区外举办展销会。重点是加强与沿海等城市对接与交流,利用地区产品季节性差异,大力开展错季销售。加大电商销售平台建设,在引导企业发展网店、微店的同时,重点在提高冷链配送效率上下功夫,将我区知名度高的牛羊肉新鲜、快速、便捷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三是加强国内外农牧业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探索发展外向型农牧业增收方式,以中蒙博览会和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为平台,加强与蒙古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农牧业上对接合作。立足全国市场,深化与沿海省市、与周边毗邻省市区的合作,积极探索农畜产品“双向输出”,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动员农牧民积极投身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要通过规划指导、信息引导、政策扶持,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和品种结构,使农牧民充分参与农牧业发展过程,分享农牧业发展成果,让农牧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是加强规划指导。要在自治区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站在行业专业角度,对农牧业产业规划进行指导,使全区的农牧业产业规划更加合理、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解决好农牧民增收幅度放缓问题,让农牧民实现多劳多得。

  二是创新农牧业投入和金融支农支牧制度。优化财政支农支牧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方式,创新涉农涉牧资金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担保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整合涉农资金,合并性质相同、内容相似的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投入绩效。扩大政策性农牧业保险覆盖范围,开发特色农牧业保险品种,完善农牧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部署,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列为8项重点工作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农牧业是今年乃至“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必须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围绕建设现代农牧业,全面建设“高、精、强”现代农牧业。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2015年末,包头市常住人口为279.9万人,农牧业人口51万,农牧业人口占18.22%;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781.9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01.1亿元,仅占2.6%,包头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667元;包头市耕地面积约42.67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18.4万hm2,常年播种面积31.33万hm2。包头市农牧业现已形成“菜、薯、肉、乳”4大主导产业。

  2015年,包头市粮食产量达到106万t,蔬菜产量110万t,牲畜存栏达到512万头,奶牛存栏17万头,菜薯乳肉4大主导产业占第一产业比重的70%以上,农牧业休闲观光主体达到364家,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包头市深入实施“南菜北薯、乳肉并举”战略,已初步构筑“三带、六区”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弘扬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

  目前,包头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66家,专业合作社达到1366个,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农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的产业化模式。

  包头市建成了自治区第1家集农畜产品质量监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市场信息等为一体的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通过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随时随地为农牧民提供服务。

  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农牧业生产方式传统,经营方式落后;现代农牧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都市休闲农牧业,稳步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形成供需平衡、产业融合的现代农牧业发展结构。

  为现代农牧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加强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和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建设,全面提升现代农牧业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包头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完善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全面提升现代农牧业产业化水平。

  加快种养殖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动农牧业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乡3级监管、检测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规模以上经营主体追溯全覆盖。

  [1]吉向国.加快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1(9).

  [2]李军.关于包头市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坚持走中国特色农牧业机械化道路,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农(牧)机与农牧业技术融合,促进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着力加强农(牧)机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牧)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我区农牧业机械化由中级阶段向基本实现机械化全面跨越。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牧)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

  2.重点突破,全面发展。以解决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为重点,着力提升农牧业机械化产业水平,带动农牧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

  3.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创新农(牧)机服务形式,完善农(牧)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农(牧)机利用效率和效益。建立健全农(牧)机工业创新机制,提高农(牧)机工业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

  4.市场引导,政府扶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继续加大对农(牧)机购置、使用和农(牧)机工业的财税、金融等扶持力度,调动企业研发生产和农牧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1.到2015年,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200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18万台,配套农(牧)机具达到236万台;农(牧)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个,农(牧)机大户群体达到2万户以上,农(牧)机经营总收入150亿元。种植业方面: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深松整地等节能环保、增产高效机械化技术实施面积有效扩大;畜牧业方面:机械化装备条件明显改善,牧草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饲草料加工机械化水平达到85%,畜牧养殖在饲料配制与投放、粪便清理、圈舍环境控制以及剪毛、挤奶、捡蛋、增氧等环节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农(牧)机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治区区域特色的农(牧)机产品品牌。

  2.到2020年,农(牧)机总动力稳定在5250万千瓦左右,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32万台,配套农(牧)机具达到280万台。种植业方面: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畜牧业方面:牧草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90%,饲草料加工、畜牧养殖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农(牧)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得到完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基本建成现代农(牧)机流通体系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

  进一步巩固提升小麦全程机械化水平和质量;突出解决玉米机收问题;快速提高马铃薯播种、植保、灭秧、起挖环节机械化水平;稳步实现大豆机械化联合收获;大力推进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作业,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械化联合收获水平;突破葵花、甜菜、番茄、烟叶、葡萄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和秧苗移栽的瓶颈制约;着力发展设施农业中卷帘、微耕、微灌机械化作业。在小麦全程机械化作业基础上,用较短时间实现玉米、马铃薯、大豆、水稻、主要经济作物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逐步推行大型化为主的打草机械化装备,替代小型机械作业为主的低层次格局;突出饲草加工、捆包、装载、运输、贮存机械化生产,推进机械化主导的草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牲畜养殖环节机械化,推广剪羊毛、药浴防疫、挤奶机械化作业;稳步推进棚圈粪便起挖、加工利用、运输抛撒机械化作业;搞好太阳能暖圈建设试验、示范、推广,提高牧区接羔保育、牲畜越冬饲养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力推广发电、提水、采暖、热水等风能、太阳能、风光互补等清洁能源为主的牧区生产生活设备,提高牧民生产生活水平,推行现代化生产方式,建设现代化新型牧区。

  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协调推进农业增产与生态保护;突出推广滴灌、微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建设以节水灌溉主导型农牧业;加快普及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综合利用、根茬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搞好农(牧)机与农牧业技术融合,促进协调发展。建立农(牧)机与农牧业科研相互融通的长效机制,制订农(牧)机与农牧业技术结合应用的技术标准,双向推动技术融合。当前集中解决玉米、马铃薯种植标准与机收作业相适应问题,引导农民按照机收标准,搞好玉米扩垄增株、马铃薯规范垄距,扩大农林生物质收获加工成套设备的推广应用范围。

  培育农(牧)机大户,调动社会资源,加速发展壮大农(牧)机社会化服务力量。鼓励和引导农牧民走农(牧)机合作和专业经营的路子,建立农(牧)机专业合作社、作业公司、租赁公司,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形成政府扶持、布局合理、机制健全的农(牧)机作业服务市场,以农(牧)机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作业,促进土地、草场规模化经营,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鼓励农(牧)机大户、农(牧)机专业合作社以农(牧)机作业为纽带,开展土地承包经营,实现耕地草场规模化与农(牧)机作业规模化、农(牧)机使用统筹与人力投入统筹有机协调。推进农机、农艺、畜牧业技术集成应用,通过规模化投放,实现农(牧)机与农牧业技术有机结合,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

  农(牧)机化推广工作具有公益性质,农(牧)机推广机构承担着先进适用农(牧)机化技术和模式推广应用的职责。大力推进农(牧)机推广机构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支持为保障、市场机制为要素、公益服务与经营相结合,充满生机活力的农(牧)机推广体系。强化农(牧)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整合教育管理资源,推行农(牧)机行业管理技术人员在职培训、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系统工程,壮大农(牧)机教育培训机构实力,提升农(牧)机教育培训实效。引入竞争机制,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农(牧)机驾驶员培训领域,促进竞争提高。推行农(牧)机服务信息化建设,强化农(牧)机化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提升信息服务功能;培育农(牧)机化信息人才,建设农(牧)机化信息专业队伍。探索推行以通讯网络为依托、以农牧民农(牧)机手为对象,以农(牧)机作业信息为主体内容的手机信息服务,满足农牧民对农(牧)机服务的需要。

  健全农(牧)机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员监督机制,保证农(牧)机产品质量监督常规化、制度化,提高监督实效;深入开展农(牧)机产品市场监督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牧)机产品的行为。严格落实农(牧)机维修企业管理规定,规范维修行业管理,保证维修质量。建立健全农(牧)机作业服务规则标准,保障农(牧)机作业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农(牧)机安全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延伸基层管理网络,严把拖拉机上牌、驾驶员办证、拖拉机检验及驾驶证审验关口,开展农(牧)机使用安全教育,查处违法使用行为,保证农(牧)机使用安全。

  研究制定支持农(牧)机制造业提升发展的产业政策,整合和优化产业资源,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小型企业为配套,分工协作、竞争有序、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抓住当前国家政策的良好机遇,提升全行业发展水平,解决产业升级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我区农(牧)机工业小而散、实力弱的局面。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培育骨干企业,凝聚产业力量,通过组建产业集团、协会等方式,推进农(牧)机制造行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形成内蒙古农(牧)机工业骨干力量体系。

  依托科研型企业、科研院所,推行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牧)机工业技术创新模式,推进我区农(牧)机工业技术进步。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解决马铃薯收获联合作业问题,实现技术突破,提升中耕、灭秧技术;进行杂粮、杂豆、经济作物收获机械技术攻关,解决瓶颈制约;突破果蔬秧苗移栽、收获机械化技术制约;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依靠自治区骨干力量,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磋商协作长效机制,进行自治区急需特需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攻关,推动产品和技术不断升级。

  发挥自治区畜牧业机械科研优势,整合畜牧业机械制造能力,建立协调统一、分工细密的协作机制,提高畜牧业机械研发和制造水平,形成畜牧业机械制造产业规模。提升草业机械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大中型机械为主导,大中小并举,形成合理配置的产能格局。突出发展大型化、复式作业、配套作业机械;组织企业协作攻关,研制开发牧区小型饲料基地种植、加工、贮存、运输中的小型先进适用机械。下大力量进行牲畜饲养环节所需机械研制开发,解决牲畜饲喂、防疫、棚圈清理、粪便加工、活畜运输等环节机械化生产问题。开发风能、太阳能设备,推出户用风力发电机、风力提水机、太阳能暖圈、太阳能牧草干燥设备及风光互补设备系列产品,搞好牧区清洁能源利用。

  适应农(牧)机化快速发展,农(牧)机高新技术产品主导流通市场的趋势,建立生产、销售、服务相衔接的现代农(牧)机流通标准体系。培育流通企业龙头,形成能够引领流通产业做大做强的带动力量,依托市场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建立分工明细、竞争有序、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建设区域性农(牧)机物流中心即农(牧)机有型市场,集产品装配、展示、销售、维修、供件、培训为一体,辐射带动区域性产业化经营,打造农(牧)机服务产业。

  健全农(牧)机维修行业标准体系,加强规范化建设;完善维修工岗位培训和技术等级标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产、销、修资源统筹、协调发展,突出建设一批区域性高新产品维修中心,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形成服务网络,解决大型机械、联合作业机械大修、专修、维护保养问题。发挥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资金、技术优势,强化“三包”服务,规范农(牧)机维修市场。

  继续实施农(牧)机购置补贴政策,在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基础上,增加自治区财政投入,对节水灌溉设备、玉米收获机、保护性耕作机具进行重点补贴。在“十二五”时期,继续对牧民购置畜牧业机械给予累加补贴,在国家补贴资金的基础上,自治区财政累加补贴20%,总体补贴比例达到50%。设立农(牧)机深松整地作业和保护性耕作作业专项补贴资金,对全区适宜深松的耕地每三年轮作一遍。

  国有金融机构加大对农牧民和农(牧)机服务组织的信贷扶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对购置农(牧)机具、建设机具库棚给予融资支持和配套金融服务。在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农(牧)机抵押贷款业务,采取灵活便捷的贷款与还款方式,为农牧民和农(牧)机服务组织多元化融资提供便利。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的农(牧)机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牧)机流通、维修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中小农(牧)机制造企业可享受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创新型企业试点向农(牧)机制造企业倾斜,加大支持力度。

  继续免征农机机耕和排灌服务营业税、农(牧)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项目的企业所得税。继续对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进一步落实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政策。对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新型、大马力农机装备和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经确认属于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农(牧)机制造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按照现行规定对批发和零售的农(牧)机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

  支持将现有农牧业机械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和提升为国家工程(技术)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企业研发中心、部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对农牧业机械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将基层农牧业机械化推广体系、机耕道路、排灌及抗旱设施等建设内容纳入相应规划,与规划内的项目同步实施。在规划、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农(牧)机合作社建设机具停放场(库、棚),改善农(牧)机保养条件。实行农(牧)机专业合作社领办农(牧)机化示范园区以奖政策,对处于自治区领先地位的农(牧)机化示范园区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将农(牧)机流通纳入农村牧区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加强现代农(牧)机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农(牧)机销售市场、配送中心电子统一结算、信息采集系统和区域性售后维修服务中心等农(牧)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和完善农村牧区保险机构,大力发展农(牧)机保险业务。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加大涉农涉牧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力度,探索建立对参保农(牧)机给予保费补贴的机制。引导农(牧)机使用者依托农(牧)机专业合作社等社团组织、经营实体,开展农(牧)机保险互助合作,提高抗御风险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发展农牧业机械化和农(牧)机工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不断提高依法促进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工作责任制,落实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支持农(牧)机机构队伍建设,充实力量,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工作经费,切实解决农(牧)机科研、生产、质量监督、鉴定、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安全监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和农(牧)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如何有效地提高畜牧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关注民生,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潍坊市畜牧局局长王承策制定一切策略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他率先动员带领大家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提出:要想富民,必须换位,必须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来抓,把畜牧业列为主导产业之一,努力做大做强。

  通过强农惠农扶持政策的强力推动,畜牧养殖场(户)信心倍增,全市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畜牧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畜牧业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户现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产业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著增强。

  在明确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后,针对如何推动畜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王承策局长坚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是科学化,本质是市场化,方向是集约化,途径是产业化,产品是无害化,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基地,创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园区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结合潍坊集“三区”建设于一身,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王承策局长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潍坊市畜牧业发展实际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确立了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食草动物,狐狸、水貂等特种动物和临朐黑山羊、寿光慈伦大鸡等地方特色禽畜品种;帮助企业引进、研发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搞好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兽药、饲料生产企业,采取重组、兼并等有效形式,整合现有的资源,减少数量,提高档次,组织有关企业产业技术升级,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等一些列有效措施,打造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

  在落实上级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的同时,王承策局长还身先士卒,以他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布兵点将”,统筹全市资源,策划全新战略,结合各乡、镇、县的特色,系统的划分出了畜牧养殖业、畜产品及畜牧投入品加工业、畜牧服务业三大块,且对这三大块进行了细化、量化,建立大型兽药饲料配送中心、畜牧产品物流中心和畜牧产品电子商务中心,规范完善优质畜产品和兽药饲料经销网点。

  有效的把以往畜牧业中零散的、不便于管理的产业变成了现在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规模,树立了城市品牌。各县市区之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让养殖户赚足了钱。

  市场解决出路,技术解决服务。为清楚的掌握和了解市场需求,王承策局长多次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县镇的领导一起,到全国各地对畜牧专业合作社工作和下步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形成以农民为核心,以畜牧合作社为主体,扶持培育100个畜牧合作社典型,逐步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社+担保公司+养殖基地”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

  同时,为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充分发挥惠民作用,市畜牧局局长王承策经常带领检查组到各县就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检查组先后到畜产品加工企业、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养殖场(户)、基层畜牧兽医管理站等进行了反复调研,督促畜牧部门及相关实体把发展畜牧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采取“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畜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随着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畜牧业发展进程的加速推进,迫切需要畜牧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畜牧业科学发展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战略发展时期。

  新思路在哪里?结合自己多年对国内外畜牧业的观察和了解,王承策提出了三年打造销售收入千亿级畜牧产业链、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思路。他认为,要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必须一二三次产业全面抓。畜牧养殖业要全面实现标准化、生态化、园区化;畜产品加工和兽药饲料生产,要整合现有资源,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高端畜牧产业集群;畜牧服务业要突出加强畜牧投融资、科技研发推广、电子信息、仓储物流和畜牧市场网络化建设,帮助畜牧企业将服务业从一、二次产业中剥离出来,使其聚集发展、做大做强。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园”,把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做专、做精,强力推进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链式发展。为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王承策提出了建设“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和打造“千亿级畜牧产业链”的战略构想,并为之付诸不懈努力。

  潍坊市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规划面积1236.5亩,总投资5亿元,以山东寿光慈伦大鸡有限公司为依托,由潍坊市畜牧检测协会牵头组织有关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建设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园区、优质畜产品供应示范园区、肉鸡和生猪示范园区、寿光慈伦大鸡保种扩繁基地、生态兽药饲料研发及生产基地等10大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区,构筑了一个千亿级畜牧产业链的缩影。为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畜牧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通过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建设,引进良种、良法和优秀畜牧兽医人才,促使畜牧经济增长由原来的靠人力、靠资源、靠数量,向靠人才、靠科技、靠质量转变,大大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内蒙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由于人口基数大,新增劳动力量大,农村牧区每年新增人口13―22万人。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城乡对农牧民进城务工的限制,使得人力资源数量不能快速减少,数量上的增加取代了质量上的提高。

  内蒙古虽然地域辽阔,可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只有5%,人均可耕地面积从1957年的0.62公顷,减少为现在的0.26公顷;人均可利用草原面积为2.9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3.8%。而且,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可利用耕地、草地面积在逐年减少,缩小和恶化了农牧民的生存空间,导致农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农牧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虽然人口密度不是很高,与自然环境的单位承载量相比,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是过剩的。

  人力资源质量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综合水平,是劳动力所具有的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牧区的劳动力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年龄大的人口文盲居多,再加上有相当数量的低年龄者过早地从业辍学,没有接受义务教育,成为新一代的文盲和半文盲。依照国际惯例,人均受教育年限至少应达到9年,才会使教育压力降到零的临界值,否则,就会造成人口素质压力。

  由于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农牧民的收入较少,加上饮食、营养、保健方面的原因,农牧民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农牧民承担疾病的风险能力极低,“小病拖,大病磨,重病再往医院抬”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

  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科技素质较低,缺乏职业技术和技能。由于农牧民受教育年限少,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率低,多数农牧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能够看懂农牧业科技书刊的人为数不多,对农牧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观望的态度。内蒙古农村牧区,农牧业科技人员短缺,每万人当中不足一人。农业科技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能对经济增长有贡献。

  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一产业,高于全国水平,而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力则低于全国水平。农村人力资源依然滞留在第一产业,没有能力和机会进入第二、三产业,相应的来自于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也非常少。农村牧区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来自于二、三产业的收入仅占纯收入的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差距就更大。

  内蒙古作为边疆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和制约,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了狭隘的认识。农牧民早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落后生产方式,认为搞养殖业和种植业不需要学习,导致很多农牧民终身未接受过教育。只有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提高农牧民素质,才能使他们转变思想,接受更多的教育,让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

  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在解放以后建立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普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学龄前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对小学毕业的学生实施初、高中的全面的普通教育。2002年以来,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一费制”,有效地遏制了义务教育中的乱收费现象,基本上杜绝了农村牧区学生,尤其贫困地区学生的辍学现象。但“一费制”的实施,也使一些乡村教学机构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这又是一个困扰农村牧区教育的现实问题。

  农牧户作为农村牧区成人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接受者,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牧区教育应是农牧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截至2009年底,内蒙古职业技术学院有26所,在校学生人数为111389人,农业大学1所,在校学生数为27820人。虽然有农业方面的院校,但是招生的对象都是初高中毕业生,并没有农牧民的成人参加。再者,职业技术学院也不全都针对农牧业,而是有其他方面,如警察培训学校,真正的农牧业院校是寥寥无几。农民对职业技术的培训觉悟也是非常低,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的技术主要是从父辈手中传过来的,是一些经验性的知识,缺乏科学性。目前农村牧区教育资源如此短缺的情况下,针对农牧民的职业技术教育未能与普通中等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势必也影响农牧民的技术提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农牧民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对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淡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仍潜移默化现代的农牧民,我国传统文化中封建、保守、缺乏进取精神等个性的不完善,都构成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求的投资、增值观念、创新思想、风险精神等方面的阻碍作用。农牧民所重视的投资是物质资本的投资,重视看得见的投资,从来也没有人认为向人投资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而把向人的投资都归结为消费范畴,从而就制约了投资的积极性。农牧民对子女的投资目的多数是为了走出农村牧区,光宗耀祖,而不是服务于农牧业。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务农放牧仅限于“种田为吃饭,养猪为过年”,缺乏明显的投资意识、商品意识。

  从现代消费经济学的角度,应使农牧民认识到,一个家庭用于教育的费用,不能仅仅算做消费,应当既被看作消费,又被看作投资,应该树立教育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投资的意识。要对农牧民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认识水平,消除读书无用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接受教育和衣食住行一样,是每个人生存发展,须臾不能离开的条件,并且把这种观念更新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由于对义务教育法宣传的力度不够,教育法制没有深入到农牧民的思想中,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造成农牧民对教育采取顺其自然的状况。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教育是最重要的开发。它是进行其他方面开发的基础,所以要特别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

  1.强化普及农村牧区九年义务教育。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尤其是劳动力所接受的基础教育达到和保持某一水准,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从源头抓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面向农牧民提供义务教育是对三农、三牧最大、最有价值的补贴,也是避免出现新文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具有纯粹公共品的特征,由于政府的职责首先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以在财政支出优先次序上,理应把保证实施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放在第一位考虑,给农村牧区的儿童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为了在农村牧区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把辖区内适龄儿童失学人数的多少作为考核“一把手”政绩的重要指标。

  2.发展农村牧区职业技术教育。按照“面向农村牧区、面向农牧民、面向农牧业”的方针办好农村牧区职业教育,是有效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农村牧区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懂技术、懂科学、会种田、会养殖的新型农牧民。其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农牧民掌握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来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加快农牧业现代化步伐。根据新世纪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农村牧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要农民当好农民,要牧民当好牧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的办学模式和途径,使其成为深受欢迎的教育模式,为农村牧区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人力资源。

  3.加强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几乎空白,体现了教育结构的不合理。要逐步建立农村牧区成人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农村牧区需要的人才。农村牧区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时间可短可长,内容可简可繁,以多种形式来适应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农牧民的需要。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应该是多层次的:一是普及型,内容应该包括一些文化知识、农业技术、专业技术和实用的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二是提高型,针对农村优秀中青年进行较为系统的农业现代化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以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较高水平的专门人员。三是学历型,通过电大、函授等方式,提高农村牧区各类专门人才的学历水平和实际能力。四是扫盲性,针对文盲和半文盲群体,举办各种类型的扫盲班训练,辅之以各种专门技术、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积极发展农村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在教育的战略上,要突破旧观念,从养成教育要过度到继续教育,甚至终身教育。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硬件环境。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是农牧民从事农牧业生产、存储、销售等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它直接运用于生产,给农牧民带来了方便,有利于增加农牧民的收入。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是农牧民生活和娱乐所必备的条件,能够开阔农牧民的视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解放陈旧思想,有利于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同时,搞好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这些都会推进农村牧区现代化的进程,唤起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2]李嘉岩.人口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反贫困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普遍认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最佳选择。那么,现阶段农区推进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加快发展畜牧业。

  一方面,畜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并将大量粮食、秸秆、饼粕等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另一方面,畜牧业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尤其是随着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一批现代化的畜产品加工及饲料、兽药生产企业群也将随之建立,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链条将延伸到小城镇和村庄,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对大自然和土地资源的直接依赖很小,更大程度上利用了人力资源,能较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有效缓解人增地减的矛盾。畜牧业发展不仅直接吸纳了大批的富余劳动力,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大空间,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推进了城镇化进程0 2000年畜牧业在国内曾提供了8000-9000万个劳动就业机会。尤其是奶类,如果人均占有量按全国平均水平算,也就是每人每月喝0.5公斤牛奶的话,一年中单单一个河南省就可安排20多万城乡劳动力参加牛奶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的工作。

  畜牧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增加农民收人方面有其独具的优势。一是畜牧业搜盖面广,不同地域的广大农户都可通过发展畜牧业增加收人;二是畜牧业投资少、见效快、商品率高,从而是农民现金收人的主要来源;三是畜牧业对土地依赖度低,单位面积产出较高;四是畜牧业与农业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既可使粮食转化增值,又可增加有机肥以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降本增效,大幅度增加农民收人。据调查分析,2001年农户饲养1头猪可盈利70元左右,1头奶牛盈利2500元,1头肉牛盈利370元。河南全省农民人均纯收人增加额37.46元中,来自畜牧业的为26.18元,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70’0,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头戏”。

  发展畜牧业是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化农业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在3:1以上;农产品的商品率在50’/o以上。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据测算,畜牧业增加值每增长3个百分点,可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业省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都在30%左右,发展畜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畜牧农业是较种植农业更高级、更为完善的农业形态,它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加工业为先导的一种产业体系。建设畜牧农业近期最具现实意义的就是可以有效缓解农区当前人畜争粮的矛盾。农区种植业结构试图由“粮+经”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饲”的三元结构已历经多年,但由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滞后,“饲料作物”要同粮食作物争面积、争产量,在粮食主产区实施阻力较大,效果不甚明显,对此应在粮食生产指标上实行政策性倾斜。同时,重点采取种植业内部改造的办法,即转变生产经营观念,打通粮、经、饲三种产品相互转化的渠道,既注重三者比例,更强调“三位一体”的藕合作用,把目标由亩产多少粮食转变为亩产多少蛋白质。改造普通玉米为高赖氨酸玉米,提高高蛋白玉米产量,提高玉米饲料报酬率。此外注重种植业的外部扩展,加强“营养体农业”建设,即农业生产不以获取作物的籽实部分为目的,而是以收获作物的茎叶等营养体为目的以获得经济产量,充分挖掘非竞争性农业资源潜力,从而为农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物资基础。

  农区畜牧业要大发展,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快发展牛羊等食草型、节粮型畜牧业,把发展奶业放在突出位置。目前我国肉蛋产品人均生产量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奶类人均生产量却仅有6公斤左右,与亚洲国家人均47公斤、世界人均100公斤左右的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要积极稳妥地引进、推广先进饲养和繁殖技术,挖掘出提高奶牛的增产潜力,在不断增加养殖数量的同时,加强品种的改良,建立优质奶源基地,提高整体产奶水平。生猪生产应在稳定数量的基础上,加快品种改良,优化猪群结构,增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良“三元杂交”和配套系瘦肉型猪的比重。禽蛋生产要控制发展规模,提高生产水平。禽肉生产要在增加数量的基础上,重点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牛羊生产,加快肉牛的品种改良、后期育肥和产品分级等技术推广;加快肉羊品种改良和山羊的肉用化进程。

  现代畜牧业是利用先进的畜牧兽医科技、现代的工业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理念,建立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