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访谈:{合乐平台}未来趋势?“南京大学李忠秋团队首次在国家尺度上评估了散养猫和流浪猫对中国野生动物的威胁!”
小编是一位反对虐待动物的志愿者,在多年反虐工作中,我们都知道,虐杀动物者最喜欢使用的伪论据就是“流浪猫严重威胁生态,所以活该被虐杀”,但是,因为中国本土并没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所以这些杂音一般都会被驳斥。现在,既然真的有专家团队做了研究,小编当然要赶紧打开李教授的微博学习:
嗯,这篇文章发表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上,李教授是这样提炼总结的:“每年被猫捕食的数字大概是:无脊椎动物16.1-49.5亿只,鱼类16.1-35.8亿条,两栖动物11.3-38.2亿只,爬行动物14.8-43.1亿只,鸟类26.9-55.2亿只,哺乳动物36.1-98亿只。和美国的数字不相上下。”
听起来又精确、又专业、又与国际接轨对不对?如此庞大的数据统计,我想一定是李教授科学家团队餐风露宿,通过红外相机布控,GPS追踪,在全国各地长年研究数以万计的流浪猫的行动轨迹,通过极端复杂的量子运算才能得出,这难道不是填补了我国保护生物学领域的空白!
一些正义粉丝不惜冒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罪名,义愤填膺地呼吁要消灭百亿杀手:
【小编科普:异烟肼和乙酰氨基酚是有毒性的药物,常被不法分子用来毒杀犬只。看来这位挺熟门熟路了。但是,公众场所投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也要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而对于一小部分网友瑟瑟发抖地提出““人类活动才是野生动物的最大威胁”,以及“流浪猫也是人类遗弃造成的”观点,这些人如此回应:
看了李教授的微博评论,瞬间让人感觉猫是万恶之源,猫造成了冰川消融、极端天气频发、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损害、澳洲大火、新冠肆虐、蛋壳暴雷、房价翻番。
尽管李教授在自媒体演讲中痛诉了猫的种种罪状后,收尾时真诚又充满爱心地表示:
但考过阅读理解的我们最好回到正文寻找中心思想,李教授说:“国际上对流浪动物的种群管理都有哪些措施呢?主要就三个,收容,安乐死和TNR。”同时,他又指出,收容“会消耗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TNR耗时耗力又无效果,何必做此无用之功。”
【小编科普,TNR是Trap-Neuter-Release,即捕捉-绝育-放归,是目前很多动物救助群体推行的、通过绝育来控制流浪动物数量一种较为人道主义的方法。】
首先,这个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藏重大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小编没发现此文和西藏有什么关系,不过李教授在演讲里自述了他关注流浪动物的心路历程,源自2015年在西藏看到三只流浪狗围攻两只藏原羚),但是可能是出于节约经费的考虑,李教授团队没有采取红外、GPS等任何技术手段,也没有耗费任何人力在实地调研上,而是机智地采取了一种简易、经济而便捷的手段——
“如果想评估中国流浪猫和散养猫的生态威胁,很难采取国外的评估方法——因为我们几乎没有猫的基础生物学数据,比如种群、捕食率等,建立模型的难度很大。后来我们另辟蹊径:既然猫的数据我们拿不到,那能不能从人观察到的案例来思考?”
研究团队在 2019 年 4 月到 6 月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人们所观察到的猫的捕食情况,并且严谨地分为了家养的散养猫和流浪猫。问卷内容是询问家养的散养猫在过去一年带回多少猎物,流浪猫是询问被目击到过去一年捕食多少猎物。
什么??小编我家的猫不散养,自然无法回答第一部分,但是我做了流浪猫救助5年,只见过猫翻垃圾桶,从来没见过任何一只猫捕食啊。然后,小编又问了身边几个做救助的朋友,也没有人目击过。因此,小编陷入了深深的怀疑,有多少人能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研究团队回收了2187份问卷,其总体答复率为 60%(另外一部分压根儿就没猫,或者不散养,或者没见过猫抓小动物),也就是说,研究团队基于1000多份对人的问卷得出了中国猫是百亿生态杀手的结论。
其中,家中有散养猫的有863人(675份城市答卷和188 份农村答卷),而这些被调查者表示,在过去一年里,他们的猫一共抓回了1109只无脊椎动物、592条鱼、685只两栖动物、446只爬行动物、842只鸟和2709只哺乳动物。
天哪!因为文章里已经明确了问卷调查满打满算也只进行了三个月(2019年4-6月),所以排除了被调查者持续一年观察记录的可能性,那唯一的可能性就是:
请问李忠秋教授,请回忆在过去的2020年里,你一共吃了多少只鸡?多少条鱼?多少只麻辣小龙虾?
而对流浪猫的目击就更匪夷所思了,713个人(567个城市答卷和146份农村答卷)声称目击过猫捕杀动物,总共记录了16181只动物,包括2218只无脊椎动物、229条鱼、1623只两栖动物、2156只爬行动物、3895只鸟和4046只哺乳动物。
也就说这713个人,平均每人一年看到了22次猫抓猎物!另外,他们不仅具有强大的记忆力,还个个具有强大的生物学基础,能准确地在户外辨别以行动迅猛著称的野猫捕捉到了何种动物,没错,连小壁虎都能看见呢!
研究团队采用了三种方法来分发问卷:(1)通过等几个BBS系统;(2)通过 QQ 和微信,特别是通过作者的朋友名单和 QQ 和微信聊天群;(3)通过新浪微博、微信、QQ 和其他平台的“相互问卷填写”。
小编首先按照问卷调查的名称,以“猫,捕食,调查”等关键词进行了各种排列组合在百度搜索,没有搜索到任何问卷调查的网页,这可能是因为搜索关键词不对,或是团队删帖了,或是百度搜索力太差(可能性较小,百度连自家贴吧都搜不出来吗?),同样,在微博搜索也无果。那么,问卷调查了谁,我们应该很清楚了吧,重新画一下重点:
作者的朋友、同学、同事、粉丝、拥趸是抱持怎样的观点和倾向,我们就不妄加猜测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李教授的微博下看看,他们的属性挺统一的。
接下来,得到这些令人满意的统计数据后,研究团队就使用了一系列看起来很复杂实际原理很简单的模型,大概就是根据中国家庭数,估算了下中国所有散养猫的数量,再乘以问卷问来的一只猫的捕食量。因为猫的数量肯定是数以亿计的,只要一乘。。。几十亿的骇人听闻的数字便信手拈来了。
李小春教授一周吃一只鸡,一年吃52只鸡,以李教授团队微信、 QQ朋友2187人计算,也就是李教授团队朋友圈一年吃了113724只鸡,所以李教授堪称“家禽杀手”。
等等,这样还不行,因为美国有研究成果显示美国Professor Li团队一年吃了100万只鸡,相比之下10万数量级不够危言耸听,所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李教授一周吃100只鸡的数字,这样一年吃520只鸡,以李教授团队微信、 QQ朋友2187人计算,也就是李教授团队朋友圈一年吃了1137240只鸡,终于与美国研究成果吻合,完美。
其实,按照这种某种动物数量乘以动物捕食量的方法,你可以得出任何一种非濒危的动物每年都会捕食上百亿的食物,例如全国的兔子每年吃百亿个胡萝卜、全国的蛇每年吃百亿的田鼠、全国的鸟每年吃千亿级只虫子等等。
关于研究文章的部分到此结束,有不同意见希望李教授可以讨论,而不是在我们指出问题后将我的微博拉黑。
因为,把生态威胁的原因推到某一种动物身上,轻易地冠之以“生态杀手”的名号,既不科学、也不道德。
首先,很多对流浪猫存有恶意的除了一小撮虐杀团伙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所谓野生动物保护者(很奇怪,爱好猫猫狗狗的人通常都会支持野保工作,但一小部分做野保的却并不喜欢伴侣动物),而他们口中猫的最大黑点就是会猎杀鸟类。囿于篇幅,鸟类的生存状况本文里不做详细说明,但是很多科学研究表明,对鸟类种群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人类活动和城市建设,例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电线、车辆、杀虫剂、基地台铁塔、风力发电机、飞机、盗猎、其他污染等。
我们有什么脸面去谴责一只猫一个月抓了一只小动物(即使问卷的数据是真实的)?
首都爱护动物协会在2004年-2006年曾经对29个流浪猫生存地点,通过近距离观察和记录(应该比问卷调查科学)进行了研究,流浪猫因食物和水短缺、惊吓、虐杀等威胁,绝大多数活不过三年,刚出生的幼猫更是很难成活。根本不会出现因投喂而种群无限扩张的现象。
“一只猫可以毁灭整个城市的鸟类,一只狗可以伤害所有城市的儿童,一个认猫狗当爹的小动保可以让城市所有老人老无所养。这种极端夸张的描述充分契合了人们宣泄愤怒的心理需求,今天上班路上被老板骂了的气,可以借此机会宣泄给更下位者。”
是的,如果熊受到虐待你可以举报,鸟被猎杀你可以报警,公安机关都会受理。小编我曾经看见饭店里有蓝孔雀(并非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报了110,警察叔叔立刻赶到了。
李教授,你可曾想过,在保障完全缺位的状况下,一味故意夸大和宣传猫的生态威胁,代表什么?
我们不知道更加饥饿的流浪猫能不能少吃两只鸟,但可以肯定,甚至已经发生的是:虐杀动物团伙的人一定会将这篇“科学研究”成果作为背书,以此阻挠反对虐待动物立法的进程!
李教授可能会辩驳,“捕杀”和“虐杀”不同,我们团队也反对虐杀。但事实上,虐杀者们一直以此混淆概念并引导公众。例如,李教授的微博下,已经出现了将猫的捕杀行为等同于“虐杀”的观点:
12月28日,最高检回应两会人大代表提案时终于称,将积极推进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开展探索,在实践成熟的基础上适时修改相关法律。
小编不知道猫和李教授有什么世代恩怨,但是事实上,李教授团队在今年2月,还发表过一篇有关流浪猫的科研文章: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流浪猫的密度与大学中女生的比例呈线性关系。当然,作者不会承认研究对女性存在恶意,那么,没有恶意为什么会涉嫌歧视呢?咱就不分析了,现在这篇文章已经看不到了,但作者团队后来又改头换面,改了个标题叫:
但是小编还是要给作者团队提个意见,既然不喜欢猫,那还是和性别歧视划清界限为好。在我们的反虐工作中,发现很多虐杀者都存在强烈的厌女倾向。今年4月的山东理工大学范源庆虐猫事件爆出后,据媒体报道,很多虐杀者在QQ群里说“其实最想虐的是女人和婴儿”。
另外,据说此文里还在警察学院做了研究,以此证明男性多的院校流浪猫数量较少。(“据说”是因为小编实际并没有看到全文,只是看了一些对文章内容的总结)
看到“警察学院”几个字,小编不寒而栗,也许并非同一所院校,但浙江警察学院最近爆出的教师王某半年间虐杀300只猫狗,实在太过血腥和恐怖。
李教授团队这篇文章发表的时机很残忍,正是全国寒潮来袭之际,很多人看了“百亿杀手”一文后,都表示将拒绝给寒冷中觅食的猫咪食物。这也是我熬夜写出此文的原因。寒潮还要持续一周,希望看见此文的人们还是给身边的流浪动物一点关爱,毕竟“科研”的背后还有人性,毕竟你我都不能体会,南大教授更不能体会,在零下10度的雪地里垂死挣扎的痛苦吧。